各学院、有关研究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引导研究生深入基层担当奉献,扎根科研实践结出更多创新硕果。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各高校要广泛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决定面向2023级和其他年级尚未完成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研究生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是研究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推动产教融合、服务企业社会、锻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研究生社会实践以面向国家战略发展和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实践育人工作理念,积极倡导广大研究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和企业车间,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所需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
2024年6月下旬至8月底,每位研究生应开展为期不少于两周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对象
面向全体2023级研究生,以及其他年级尚未完成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研究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增进学科交叉融合。
四、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与形式
2024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将围绕“青年担当,实践创新”的主题,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的阐释,将实践收获转化为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倡导研究生将社会实践与青年理论宣讲相结合,与服务基层群众相结合,与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相结合。广大研究生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及形式开展:
1.智慧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
研究生可以深入农村地区,结合浙江省“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20年实践成效和共同富裕建设目标,调研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乡村提供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助力乡村振兴。
2.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
研究生可以参与环保项目,包括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提出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积极倡导和推动绿色发展理念。
3.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研究生可以前往科技企业或科研院所,参与科研项目或技术研发,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提高社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与服务产品。
4.文化传承与保护
研究生可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和保护工作,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提出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5.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
研究生可以进入街道社区和城镇乡村,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调研与实践锻炼,如社区规划、社区活动组织、社会救助等,了解社区管理的运作机制,为提升街道社区和乡镇的乡村综合治理水平贡献智慧。
6.健康教育与公共卫生
研究生可以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行为养成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项目,或者参与疾病防控和疫苗接种等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7.教育公平与支教服务
研究生可以前往省内26县市欠发达地区、省外偏远地区或教育资源匮乏的学校,提供支教服务和教育帮扶,传授当地学生科学知识和文化技能,拓宽当地学生的视野,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8.创新项目实践锻炼
研究生可以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和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学科竞赛,在持续更新并完善项目技能技术成果和逐级竞技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理解,强化科技强国的意识与行动,增强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五、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
1.精心组织,加强宣传。各学院要高度重视,为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创设条件。要动员广大研究生导师积极支持并指导研究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层层动员,宣传覆盖到每一位研究生;要精心组织,确保圆满完成2024年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任务。
2.加强指导,务求实效。各学院要支持并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锤炼科研素质,注重实践教育基地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建设,争取形成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实践成果。
3.强化教育,确保安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安全有序,要制定社会实践工作安全预案,落实安全教育和管理责任。要全覆盖组织开展2024年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行前教育,发放《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安全须知》,组织研究生签订《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自律承诺书》,增强学生外出实习实践的自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4.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学院要对暑期社会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及时进行宣传报道。
六、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总结与考评
每位研究生至少应参与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实践论文或调研报告,需包含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实践成果、实践总结与展望等部分,字数不少于3000字。
研究生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考核工作由相关指导教师组织落实,考核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社会实践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不能取得毕业资格,须重新参加社会实践直至达到合格要求。各学院须在9月14日前完成研究生社会实践成果考核和成绩录入工作。
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
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