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原丝纤维材料和纺织材料等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而成,1994年12月成立纤维工程分院,1999年12月更名为材料与纺织学院,2019年6月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办学特色明显、师资力量雄厚、设施条件优良。
学院下设高分子材料、材料工程2个系,拥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均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和浙江省优势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2012年以来,材料学科一直为全球ESI排名1%学科,2023年进入前3‰行列。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0余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先进纺织加工技术”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人才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达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省部级人才20余人。教师中大多数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学历职称层次高、学科队伍结构合理。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5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留学生10余人。学院一直以来秉承育人为本的培养理念,着力推进内涵建设,实施本科生“全优”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近三年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省级优秀教材1部;获浙江省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5篇。
学院重视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注重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大一开始就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实行一对一指导。近三年来,本科生主持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3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竞赛50余项(其中,“互联网+”全国总决赛主赛道金奖一项、“挑战杯”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毕业生继续深造率达60%以上。毕业生因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和团队协作精神优良,深受企事业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学院制定多个政策支持本科生赴国(境)外开展长期或短期的学习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院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6个,建有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浙江-捷克先进纤维材料联合实验室、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8个,与行业内龙头企业和地方科技部门合作共建浙江省创新服务平台(中心)8个。
学院立足国际科学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积极开展高分子材料工程、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柔性光电与智能传感材料等多个研究领域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主持承担了一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等纵向科技项目,研究经费充裕。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近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近五年在Nat. Chem.、Nat.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刊物发表SCI学术论文10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
学院多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省高校“三育人”先进集体、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高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对象、省高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等荣誉称号。依托和沉淀学校百廿年优良办学传统的特色学院,面对新的挑战,将紧紧围绕学校特色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抢抓新机遇,谋划新发展,努力建设合作、开放、竞争、和谐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学院,助推学校事业发展新篇章。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