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经济日报》(第9版)刊登我校《丝绸》杂志社社长李启正署名文章。
原文如下:
重塑格局激发乘数效应
产业发展和转移都有其自身规律,丝绸产业也不例外。丝绸产业在东西部间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实现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丝绸产业链各环节向优势区域、优势企业集聚,形成新的发展趋势。这种梯度转移,不只是空间转换,还是产业格局的重塑。
随着东西部丝绸产业转移深入推进,西部地区丝绸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近年来,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加快培育中上游产业,西部地区产业特色优势日益显现,培育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丝绸业制造集群。从转移实践看,产业链上下游的有序转移有利于拓展丝绸产业发展新空间,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助于引导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乘数效应。
在转移过程中,要尊重丝绸企业主体地位。从这些年产业发展实践看,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部分丝绸企业会主动调整空间生产能力布局,向低成本地区流动。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坚持自立自强,不断提升产业韧性和竞争力,做好关键领域的固链、强链、补链,同样实现转型升级。不管用哪种方式,都要尊重丝绸企业自主选择。各地要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措施,让丝绸行业的大中小企业家安心搞经营、聚力谋发展。
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广西河池市为例,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河池市抢抓茧丝绸产业转移机遇,实现当地茧丝绸产业跨越式发展。河池还主动对接浙江湖州等东部地区,对战略转移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加强政策扶持。当地还注重营造良好产业环境,提供技术改造资金支持。这些年,广西、四川、云南等地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调动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优质茧丝基地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我国丝绸产业综合竞争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丝绸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东西部各地资源禀赋不同,条件千差万别,丝绸业做好取长补短才能健康发展。要发挥好东部地区人才、创意、设计等优势,提升西部地区生产、制造综合能力,加强丝绸产业上下游和地区间深层次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东西部协同创新,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打造国际一流品牌。不断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高品质丝绸的需求,是丝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国际丝绸联盟秘书长、《丝绸》杂志社社长)
新闻来源网址:
http://paper.ce.cn/pad/content/202307/25/content_27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