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南昌大学陈义旺教授、苏州大学严锋教授和东华大学刘天西教授应邀来校,分别以“柔性太阳能电池设计及印刷工艺”、“聚离子液体电解质膜的合成与应用”和“纳米碳基杂化材料的结构构筑及其复合体系研究”为主题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理学院院长陈爱喜主持,来自理学院的百余位师生参加。
报告中,严峰教授首先概述了离子液体的优良性质与应用领域,随后针对现有离子液体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科学问题和瓶颈,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对于应用在燃料电池隔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以及抗菌材料中的聚离子液体的研究成果。随后,陈义旺教授介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背景及存在的问题,并与师生分享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单体分子构筑、晶界调控及材料带宽扩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陈义旺教授还介绍了其团队在有机硅弹性体材料的研究成果。最后,刘天西教授就如何实现无机纳米颗粒和低维碳材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均匀分散或剥离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策略,他们团队利用常见的纳米构筑基元(如碳纳米管、蒙脱土等)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协同分散和共剥离,获得了高性能及多功能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并与师生分享了投稿经验和心得。
整场报告,在场的师生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三位国家杰青精彩的学术分享、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师生们阵阵掌声。三位国家杰青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对师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报告会前,理学院院长陈爱喜与三位国家杰青亲切会面,对三位国家杰青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情况。
【人物名片】
陈义旺,南昌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7),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6),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1999),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1992年于江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95年于江西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2003年德国美茵兹大学和马尔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2004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系Research Fellow。现任南昌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南昌大学高分子及能源化学研究院院长。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
严锋,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4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高分子系获博士学位;2001-2006年分别在德国马普协会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Ulm大学(洪堡学者)、美国Rochester大学和Eastern Michigan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5月起任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主要从事聚离子液体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器件、刺激响应材料及抗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
刘天西,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1992年于河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98年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副主编、Functional Composite Materials副主编、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副主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纳米复合材料分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纳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器件。已在在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2016-2018连续三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 1% 高被引中国学者”(材料类);入选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材料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