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启新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下沙校区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校长陈文兴院士,校党委副书记缪鲁加,副校长陈爱喜,2013届启新学院校友、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杭州森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伙人周咪咪,办公室主任陈善晓,党委学工部(学生处、人武部)部长胡琦,教务处副处长徐映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梁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叶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剑,以及启新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毕业班班主任等出席典礼。
学位授予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随后,学院荣誉院长、校学位委员会主任、校长陈文兴院士为全体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逐一拨穗、颁发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
学位授予仪式后举行学院“一‘启’向未来”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学院党委书记吕媛媛为荣誉班主任颁发证书。
副院长潘骏为各班获得启新“荣誉学员”的学生颁发了荣誉奖杯。
20卓越实验班的毛晨希同学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她通过热爱、坚持、感恩三个关键词回顾了浙理四年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对师长的感恩和对未来的信心。
2013届启新学院校友、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杭州森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伙人周咪咪受邀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结合自身工作、创业经历,勉励全体毕业生要保持学习读书的习惯,在时代变化中保持多元知识的摄入;要坚持勤奋踏实的求学,明确规划不断提升自己;要保持创新思维、增强团队意识。她祝福毕业生们砥砺前行,未来可期。
随后举行2024届年级校友联络会成立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凯鹏为陈浩等同学颁发了校友联络会会长、秘书长和理事的聘书。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吕媛媛致毕业辞,为毕业生们上了最后一堂“思政课”。
各位老师、同学们,远道而来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六月盛夏又起,青衿之志可期。今天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我们相聚于此,为启新学院2024届的全体毕业生同学们踏上明日的征程而饯行。看着大家经过艰苦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在浙理的学业,即将出发,奔赴向繁花似锦的前程,我也是深感欣慰。在这里,我谨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工,向风华正茂的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育你们的老师、一路陪伴你们的家人和亲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学院的党委书记,我也希望把今天的这个讲话,当成你们本科阶段最后一堂思政课。回顾大家的四年求学生涯,你们走过了一段不平凡、不寻常的时光。也和这个国家一起,共同经历了载入历史的重要瞬间:大一初入校,你们就见证了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重大胜利,之后迎来了建党百年的辉煌时刻,一起为北京冬奥会的胜利而欢呼,一起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也一起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你们的人生黄金阶段,正好就踩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进程的关键节点上,你们既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达成的见证者,更将继续用你们勤奋努力的双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能够亲自参与这个伟大历史进程,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乃人生之大幸。在大家即将完成转型的过程中,我也结合自己最近想到的一些观点,与大家分享三个建议。
一是希望同学们心怀“正气”,实现“传统演绎”向“科学发展”的跨越转型。当前世界,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技术正在重塑人们的生活,中国也正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家要自觉肩负奋进新征程的时代重任,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20卓越实验班的毛晨希同学,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十佳大学生等称号。作为计算机女孩,她的理想是深耕软件可移植性相关专业,让科技服务于人民。20机电廖鹏克服生活的困难,考研至中南大学,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推动家乡发展。胸怀“国之大者”,坚定地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用热辣滚烫的人生书写不负祖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精彩华章。
二是希望同学们甘接“地气”,实现“区块协作”向“全域融通”的跨越转型。启新的毕业生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要在更大格局中看待复杂问题,定位个人发展,要用实际行动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合作、共享与创新至关重要。20材化生实验班的王艺帆同学,疫情期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与韵味杭州田径邀请赛志愿者。在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担当尽责,耐心与仔细在同学和老师间有口皆碑,目前已入职美的集团。20卓越实验班李宸同学,受到学长祝添乐的感召,矢志投身基层,现已顺利考上温州市龙湾区的选调生,走上了服务基础的道路。希望同学们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跨领域融通中实现合作共赢,在服务人类共同福祉中实现个人价值。
三是希望同学们激发“锐气”,实现“启新参与”向“启新引领”的跨越转型。锐气就是改革的气魄,敢于向一切困难和矛盾开刀,不瞻前顾后、不畏首畏尾,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是对事业的闯劲和担当精神。我非常欣喜地看到,经过启新学院四年的培养,同学们不仅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20机电实验班的陈圣豪同学,目前已申请至香港大学,从科研小白成长为科研达人,他矢志进取,立志在未来成为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20材化生实验班的李晓月,她重视选择,把握当下,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6篇,目前已保研至东南大学材料系。他们充分展示了我们启新学子样样都敢想,事事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希望你们秉持开拓创新的锐气,不要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继续埋头苦干、躬身实践,像我们今天来到现场的周咪咪校友一样,以启新青年的锐气开辟新天地,引领时代潮流、争做时代先锋。
习总书记说:“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
今天既然是最后一堂思政课,我也想请同学和我一起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读大学是为了什么,教育的真谛应该是什么?说起教育的真谛,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存在的目的,在于通过实现自身潜能的方式去追求幸福”,托马斯·阿奎那曾经说“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朽”,尼采也告诉我们,“教育的意义在于本真“,那么当一个人能够理解所有那些由外部施加给我们的信念、态度和习俗,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抛开它们,这样我们就能够”成为我们自己”,教育的真谛或许就在于此。
我想再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读大学四年是为了什么?说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自我审视”,阿奎那也曾经说过“教育目的在于美德,美德包含四个层次,就是审慎、正义、节制、勇敢”,说起教育的目的,洛克也说“教育有四个关键词,美德、智慧、教养和学问”。这让我想起了浙大的老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竺可桢先生在1936年《高等教育方针》当中曾经写到的一句话,“大学不应该仅仅教给学生智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会取舍的能力以及科学批判的精神”。大咖们的说法不尽相同,归其本真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明辨善恶、明辨真理与谬误,能够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追求智慧、追求善良的人。
我们学习为了什么?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什么?那就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以至于让我们的社会成为更美好的社会,并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身边,我们仍然生活在略显浮躁、焦虑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仍然处在一个动荡的、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中。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是人生给予我们的最好的机会。我们怎样让自己更美好,让世界更美好?我想就从今天开始,大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保持着有趣的、自律的、始终求知的状态,多读书,这一定是面对未来纷繁复杂的基于挑战的不变铁律。
最后,希望大家在典礼过后都能够成为启新校友中的佼佼者,希望大家将“启迪智慧、追求新知、铸造卓越”的精神熔铸于血脉,意气风发,厚德致远,我们学院也永远在这里等着大家回来,欢迎大家以优秀校友的身份随时回家看看,谢谢大家!
2024年6月17日
典礼在各班毕业生代表合唱的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让我们祝愿毕业生前程似锦,无问东西,一“启”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