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级硕士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7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博导2人、硕导30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数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省级领军人才7人;另有多人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担任国家级学会理事或省部级学会常务理事7人,是浙江省应用数学研究会挂靠单位和浙江省高校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所在单位。
本学位点科研成果突出、经费充足。曾获省部级科技奖17项,其中一等奖1项;主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获得各类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138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36项、省部级项目21项,经费2098万;在《中国科学:数学》、Adv. Math.、SIAM J. Math. Anal.、SIAM J. Imaging Sci.、Ann. Inst. H. Poincaré Anal. Non Linéaire、J. Geom. Anal.、J. Differential Equations、J. Algebra、Appl. Comput. Harmon. Anal.、IEEE Trans. Inform. Theory、Calc. V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Constr. Approx. 等期刊发表论文论文378篇,其中SCI检索223篇。共出版专著、教材13。2011年以来举办、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8次,为数学公共事业做出贡献。
本学位点支撑条件完备,在科学研究、课程建设、拔尖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结合并服务与浙江支柱和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纺织、服装、机械等本校特色优势学科,促进学校和浙江相关产业发展,并为国防科技做出贡献。
研究方向介绍
本学位点设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等四个研究方向。
1.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是研究数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基础数学方向包含“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组合学”、“代数学”、“数论”、“几何分析”等基础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的斑图动力学与传播动力学的理论及应用;随机微分方程的适定性与解的动力学;非线性波动方程、相对论欧拉方程;计数组合学、组合和式;有限群的结构与表示、代数表示;非交换代数的环论与同调性质;连分数,丢番图逼近以及数论中的特殊函数;瑞奇流等。
2.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是研究科学技术领域中数值模拟、数值求解的方法和理论。计算数学方向包含“计算调和分析”、“可计算建模与反问题计算方法”、“分子模拟”、“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值代数”等主要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包括:小波分析和压缩感知理论及其在图像处理、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高维非线性发展方程,特别是反问题的条件适定性、不适定性和非线性性、稳定化算法等。
3.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是研究具有实际背景和应用前景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重要领域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方向主要包括“拟共形映照”、“特殊函数”、“Ramanujan模方程理论”、 “计算几何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金融统计”等主要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包括:拟共形映照、Ramanujan模方程、特殊函数及其在理论和工程领域的应用;曲线曲面造型、数字几何处理、科学计算可视化; 随机比较,风险度量,金融统计建模。
4.运筹学与控制论
运筹学与控制论方向:包括“组合优化”、“计算生物学”、“组合数学、图论及其算法”、“全局优化理论与算法及其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排序(调度)理论、算法设计与分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物信息的数学建模与计算、计算基因组学以及计算生物学中的组合数学问题;图论及相关算法;约束全局最优化增广Lagrangian对偶理论和方法、半定规划在离散优化中的应用、非凸二次规划全局算法及其在金融和通信工程的应用。
物理学系在原基础教学部的基础上,于2003年正式成立。现开设“应用物理学”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 于2014年成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为浙江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 获批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11年凝聚态物理学科成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15年联合获得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资助。2011年获批浙江省物理实验示范教学中心,2018年“光场调控技术实验室”获批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同年建成浙江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开始招收“纳米材料与器件”学术型硕士生;2018年获批物理学一级硕士点,并于次年开始招收“物理学”学术型硕士生;2021年开始招收“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型硕士生。
专业或研究方向介绍:
近5年,学科以第一单位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四十余项,省部级项目和横向项目五十余项,到账经费近2000万元,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物理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3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
目前在物理学一级学科和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学位领域招收研究生。
I 物理学——学术型
1.凝聚态物理是浙江省重点学科,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光电材料器件及应用、光伏产能、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纳米低维物理、半导体物理器件、表面与界面物理等特色方向。
2.光学方向主要依托浙江省光场调控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复杂结构光场相干和表征、微纳结构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调控、光电信号处理与智能识别、光能采集、量子光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奇点光场的产生和时空矢量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3.理论物理瞄准量子物理基本问题,主要在量子信息、超冷原子气体、凝聚态理论、量子黑洞等方面开展研究。在量子光力系统的非线性理论、基于多光子干涉仪的精密测量物理、非经典态制备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4.计算物理采用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中常用的数值模拟和数值计算方法,对冷原子、非线性、凝聚材料、软物质、生物流体等复杂体系的物理规律、物理性质进行研究,在超冷原子关联与临界性质,流体动力学和非平衡统计与二维材料计算等方面独具特色。
II 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型
以浙江省光场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平台,以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目标,围绕光电探测、光电能量转换及存储、光场调控、微纳光学、高效光信息存储和提取、超微型化信息光电子器件、量子信息器件等量子信息和量子通讯领域展开。本方向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研究生的培养得到了士兰微集团、众能光电、华普永明、正泰、海康威视等光电企业的支持,并拥有一支以中大型企业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为主的企业合作导师。
化学学科在我校原浙江丝绸工学院优势学科“纺织化学”、“纺织材料”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层次齐全。2003年应用化学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应用化学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应用化学入选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同年学科具有教授评审权。2011年获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获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化学学科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2017年获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应用化学专业成功入选省级“双万”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双万”专业。拥有浙江省高分子材料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近年来,学科学术声望快速上升,2014年进入ESI化学学科全球排名前1%,2019年5月成功跻身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五,目前已接近前千分之三,在浙江省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专业或研究方向介绍
专业一:化学-学术型
1.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围绕高分子表界面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重点开展高分子材料表面结构调控、纳米聚合物薄膜结构与分子运动动力学、分离膜微结构调控与表界面工程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方向包括:功能高分子膜、高分子表面分子设计、纳米复合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结构的理论模拟。
2.有机化学
重点开展安全、环保有机化合物新合成方法的研究。主要方向包括:有机合成方法学、天然产物化学、精细化学品合成、有机分析。
3.无机化学
以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为指导,立足于节能和新能源开发,聚焦光催化、光电催化、能源转化与存储等领域,并围绕这些领域中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主要方向包括: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应用;功能配合物;无机材料形貌调控、组装的计算机模拟。
4.物理化学
以物理化学为核心、光化学与材料及环境化学有机结合,围绕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开展分子光化学反应动力学、水与大气中有机分子光化学降解机理等研究。主要方向包括:分子光化学反应动力学;材料化学物理结构和性能的调控理论;理论与计算化学;催化及表面化学;自组装分子膜化学。
5.分析化学
围绕化学测量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重点开展传感界面构筑及结构调控、界面电化学、光/电致发光方法和技术、酶化学、核酸化学、细胞生物学、电/光化学体外诊断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要方向包括:电分析化学、电化学发光分析、荧光分析、色谱学及相关分离分析技、环境分析化学、生物和医学分析。
专业二: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
1.制药工程技术(或制药工程)
侧重医药、农药及其有机中间体的合成研究与工业化研发技术;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的成套设计、放大设计、化学合成工艺过程优化、多相催化反应、加氢反应技术、特殊工业设备反应技术、成果转化与实施、专利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膜分离技术
主要面向清洁生产、化工分离、废水资源化等领域,开展新膜过程、膜集成技术、膜工程应用、膜分离工艺过程优化等研究,开展膜过程强化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3.药物质量控制研究
主要研究原料药的质量指标、检测方法和方法验证;研究原料药相关杂质的鉴定、制备和定量研究;原料药手性光学纯度的确定;原料药晶型筛选、晶型纯度和晶型稳定性等;原料药DMF/EDMF的注册申报等方面的工作。
4.精细化学品的研制与开发
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精细化学品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如农药、药物、纺织助剂、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颜料涂料等,开发新工艺、新路线与新方法,研制新产品与新品种,使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在更加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产生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5.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
主要研究功能化、高附加值化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化技术研究。包括纤维材料的金属镀、精细高分子产品开发、特殊用途海绵产品开发、功能性涂层材料开发等。
心理学系建设有1540多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平台,包括工程心理、用户体验、虚拟仿真、认知神经等19个实验室,配备有脑电、经颅直流电刺激、眼动仪、多导生理仪等仪器设备,服务于学生的教学和科学活动;并与中国电信、宁波方太集团、海康威视、杭州第七人民医院、浙师大附属幼儿园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
本学科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形成以工程心理学为鲜明特色,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管理与咨询心理学多学科并行发展的完整学科体系。
工程心理学方向:是本学科的优势特色方向,研究领域为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该方向与“互联网+”紧密结合,高度汇聚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服务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科技产业。
认知神经科学方向:利用脑电、眼动仪、经颅直流电刺激、多导生理仪等,探讨面孔认知、表情识别、语言加工、情绪调控及应激调控等多领域的认知神经机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关注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性认知发展、道德发展、情绪和调控机制,以及老年人的认知老化和社会适应等问题,为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政策提供指导和建议。
社会管理与咨询方向:提供公共政策咨询和建议,人才测评和培训服务;为正常及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提供咨询及干预方案,参与心理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心理学专业以培养“科学型+实践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基于“厚基础、多选择、重实践、重思考”的培养理念,制定“课堂教学+实践训练+论文就业”三段式一体化的培养体系。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广泛就职于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网易、中国电信、方太集团等互联网企业以及医疗保健院、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院校;多名毕业生先后进入加州大学、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更新时间:2021年9月)